哈尔滨土气新式导师制留学 打造您的专属留学方案

来自土气学子的海外留学生活分享
全球视野 直面未来 在路上发现新的自己
学员感言|放弃保研并斩获美国顶级藤校硕士录取因疫情因素最终选择TUD-哈工大16级测控专业杨学长
- 分类:成功案例
- 作者:土气新式留学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2-19 09:3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放弃保研并斩获美国顶级藤校硕士录取因疫情因素最终选择TUD-哈工大16级测控专业杨学长
学员感言|放弃保研并斩获美国顶级藤校硕士录取因疫情因素最终选择TUD-哈工大16级测控专业杨学长
【概要描述】放弃保研并斩获美国顶级藤校硕士录取因疫情因素最终选择TUD-哈工大16级测控专业杨学长
- 分类:成功案例
- 作者:土气新式留学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2-19 09:30
- 访问量:
GPA:88.89
TOEFL: 101 GRE: 330+3.0
照片为学生授权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
硕士录取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机器人专业
硕士录取
大一弄过托福(101),大二去过UW-Seattle暑期交流(6周),还搞过竞赛(早早淘汰),排名也在保研线内(12%)……我似乎什么都能做一点,但是什么又都差一点。从UW回来时,我想的仍然还是保研——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大三上,我“误判”自己已经掉出保研圈(原因复杂),这才匆忙开启出国计划:寒假上GRE,大三下参加项目,大三暑假选择土气新式留学崔学长!
关于语言
我个人的看法是,T&G考试和天赋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慢火”长期积累。这个积累过程无论是谁都要走完,区别只是早走晚走,慢走快走。如果你希望通过英语这个跳板,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那么自然就会认为这样的积累很值得。T&G成绩也和应试状态有一定关系,“应试技巧”也可以帮助你发挥更好。
TOEFL我学了一个月的课,但是与考试却隔了大半年,复习也很松散,所以只是勉强达100的线。后来又考了一次,事情太多无法静心,最后105收场。TOEFL要趁早学,大一就可以开始,上课、自主复习、考试最好连贯完成,越拖应试水平越差。这段讲的都是教训,没有可以模仿的地方!
GRE我吸取了教训,从寒假到大三下的期中,花了约三个月进行“半脱产复习”,白天上课做作业,晚上几乎都给了GRE。我能感觉到大约隔一个星期的时间,做题用时会有肉眼可见的减少,而且减少的方式类似于指数衰减。
开头由于同时在密集背单词,词汇量快速提升使得用时快速缩短。到了30-40min区间,不认识词的因素减少,意思理解偏差导致的错误占主要。这时候需要回头细读文本,提升也要慢一些。进了30min区间,再往后就是一些难认难记的顽固词汇和不同语言体系间思维方式上的问题,无论你练得多好,总是偶尔错两个或者卡壳,不用纠结。
GPA靠平时,T&G没花太多时间,我最头疼的还是充实背景。我的背景到最后也是较弱项。没有暑研,没有科技竞赛获奖,论文也是一篇普通文章的四作。感谢崔学长鼓励我放手去做科研,去参与发表文章——我自己曾认为时间太紧不可能,但是最后搏一搏也有了收获。
我最主要的科研经历就是跟着现在的毕设导师从大三直到大四连续做了两个完整的项目,互相衔接,都是自动测试系统方面的,软硬件也均有涉及,综合性比较强。另外,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蔡老师,她帮我“发掘”不少可以写入文书的内容,同时把本科经历有脉络地展现出来。
就测控来说,如果你的GPA较好,又决定了出国,那么再与大神们拼成绩就不太可取了。GPA首要是稳住,能小涨更佳。参与科研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一方面调配精力不偏执于GPA,另一方面做好一年不怎么玩的准备,毕竟一年后你就要坐家里收录取了,这点牺牲完全值得:)
在漫长的选校选专业的纠结中,崔学长始终告诉我要选契合自己背景的专业,测控这行比较杂,可能产生“都很契合”的错觉,实际上有些方向的“基石课程”是欠缺的,个人认为不宜贸然去选择。最后,兴趣、本科所学以及科研经历三方面综合,我大致确定了嵌入式系统和信号处理这两个track来申请。
申请中遇到困难,遭遇你人生的“Darkest Hour”其实很正常,有时候大的计划反而不用反复去想,觉得可以了就放手开始做吧!随着计划的推进,事情总可以慢慢理顺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门分享 H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