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土气新式导师制留学 打造您的专属留学方案

来自土气学子的海外留学生活分享
全球视野 直面未来 在路上发现新的自己
学员感言|哈工大16级测控Y学长美欧区硕士申请总结
- 分类:成功案例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13 16:3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美国和欧洲组合区域申请,高质量offer双收获!-斩获美国宾大/康大/大密/杜克以及欧洲荷兰TU Delft/瑞士KTH
学员感言|哈工大16级测控Y学长美欧区硕士申请总结
【概要描述】美国和欧洲组合区域申请,高质量offer双收获!-斩获美国宾大/康大/大密/杜克以及欧洲荷兰TU Delft/瑞士KTH
- 分类:成功案例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13 16:37
- 访问量:
大一弄过托福(101),大二去过UW-Seattle暑期交流(6周),还搞过竞赛(早早淘汰),排名也在保研线内(12%)……我似乎什么都能做一点,但是什么又都差一点。从UW回来时,我想的仍然还是保研——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大三上,我“误判”自己已经掉出保研圈(原因复杂),这才匆忙开启出国计划:寒假上GRE,大三下参加项目,大三暑假选择土气留学崔学长……
GPA靠平时,T&G没花太多时间,我最头疼的还是充实背景。我的背景到最后也是较弱项。没有暑研,没有科技竞赛获奖,论文也是一篇普通文章的四作。感谢崔学长鼓励我放手去做科研,去参与发表文章——我自己曾认为时间太紧不可能,但是最后搏一搏也有了收获。
我最主要的科研经历就是跟着现在的毕设导师从大三直到大四连续做了两个完整的项目,互相衔接,都是自动测试系统方面的,软硬件也均有涉及,综合性比较强。另外,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蔡老师,她帮我“发掘”不少可以写入文书的内容,同时把本科经历有脉络地展现出来。
就测控来说,如果你的GPA较好,又决定了出国,那么再与大神们拼成绩就不太可取了。GPA首要是稳住,能小涨更佳。参与科研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一方面调配精力不偏执于GPA,另一方面做好一年不怎么玩的准备,毕竟一年后你就要坐家里收录取了,这点牺牲完全值得:)
在漫长的选校选专业的纠结中,崔学长始终告诉我要选契合自己背景的专业,测控这行比较杂,可能产生“都很契合”的错觉,实际上有些方向的“基石课程”是欠缺的,个人认为不宜贸然去选择。最后,兴趣、本科所学以及科研经历三方面综合,我大致确定了嵌入式系统和信号处理这两个track来申请。
申请中遇到困难,遭遇你人生的“Darkest Hour”其实很正常,有时候大的计划反而不用反复去想,觉得可以了就放手开始做吧!随着计划的推进,事情总可以慢慢理顺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热门分享 Hot!





